巴特勒加盟勇士后,外界的期待颇高,期待他与库里形成“突投双核”的完美组合。在理论层面上,巴特勒的突破能力可以吸引对手的包夹,为库里创造出更多的无球跑动机会,使得整个防守体系如饺子馅一般被撕裂开。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在勇士的战术体系中,巴特勒似乎变成了“透明人”。虽然他的场均数据——17.3分、5.8助攻和5.7篮板看起来并不差,但仔细观察比赛就会发现在很多时候他只是站在底角等待机会,偶尔接球单打或者靠罚球来为球队贡献分数。这让人们不禁要问,勇士的一些战术选择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
在勇士队内,常常可以看到球权在格林、库里等球员之间流转,而巴特勒却常常被忽视。例如在面对马刺的关键时刻,格林宁愿传球给被包夹的库里,也不愿传给空位的巴特勒。等到将球交给巴特勒时,往往因为时机不对或者状态不佳而出现失误。这样的场面让人觉得勇士的进攻过于依赖三分手感,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
过去十多年,勇士凭借“库追挡拆+传切体系”横扫联盟。但如今随着格林的退化和汤普森的离开,这套体系已经漏洞百出。巴特勒的加盟本该为勇士带来新的解法,然而科尔似乎还没有找到正确的使用方法。当对手采取换防策略锁死库里时,为什么不让巴特勒持球冲击错位呢?当他持球发动挡拆时,为何不能更好地利用空位球员的投射能力?
以勇士输给马刺的比赛为例,尽管没有文班亚马这样的内线巨星坐镇,但勇士的外线投射效率却低下,48次出手仅命中16球。这种情况下,巴特勒本可以发挥其优势,利用对手内线的薄弱环节进行强攻。然而现实却是,勇士让巴特勒打了很多无球,而且在衔接段还让库明加与他一起登场。这样的战术安排不仅没有发挥出巴特勒的特长,反而影响了整个球队的进攻效率。
此外,科尔对“传切体系”的执念也导致巴特勒在队中的战术地位不如新秀波杰姆斯基。当库里被包夹时,勇士宁愿让格林站高位发牌或者让波杰姆斯基持球突破,也不肯把球交给最擅长造杀伤的巴特勒。这样的局面让球迷们看得着急,也直接导致了勇士关键时刻进攻效率不高。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巴特勒与格林的功能性重叠。两人在场时对手直接收缩禁区,导致库里跑出空位的机会减少。当巴特勒+格林+库明加三人组同时登场时,勇士的进攻效率暴跌到联盟倒数的水平。此外科尔的轮换选择也让人看不懂有点儿炫技的感觉他坚持让巴特勒打“伪首发”但在关键时刻又迷信“库追”老班底缺乏灵活变通。
巴特勒在勇士的尴尬地位还源于教练组对他的“半信半疑”。管理层引进他是为了解决“硬仗无人能打”的问题但教练组似乎只把他当备胎使用。这样的态度让巴特勒在场上愈发犹豫突破怕堵死库里跑位路线分球又无法稳定转化为得分只能靠搏罚球刷存在感。
相比之下斯波教练在热火时期围绕巴特勒打造了“一突四射”的体系全队陪着他玩对抗、磨阵地而勇士队中巴特勒连最基本的突破空间都得不到这样的环境下再强的突破手也得变成“铁匠”还容易受伤。
综上所述如果勇士想要冲击冠军就必须彻底重构巴特勒的战术地位让他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减少与其他球员的功能性重叠;同时还要设计更多专属战术让他与库里等球员形成更好的化学反应;科尔若能放下对传切的执念把巴特勒当作2023年季后赛的重要武器那么勇士才有资本与湖人、快船等强队掰手腕否则即使库里的三分再强大也难以填补战术上的巨大漏洞。
nba直播